- 鞋服企业面临转型考验市场前景依旧迷茫
-
文章来源:新华网
鞋网8月2日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以制造和加工为主业的中小鞋服企业旧有盈利模式正在受到的挑战:面对转型升级的重重困难,面对产业转移的巨大挑战,面对转行投资的种种诱惑,如何理清继续发展的思路,成为众多中小鞋服企业面对的共同困惑。
转型可望而不可即
靠廉价劳动力攫取利润,靠资源消耗型生产扩大规模,靠代工、贴牌,廉价的出口来维系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经日薄西山。走向自主研发、自主品牌转型的时代已经来临。可是,倒逼之下的转型,对于很多中小鞋服企业而言却有一种无法承受之重。
企业要继续发展必须转型,可是该往哪儿转,怎样转,拿什么转?企业人士在谈到转型升级这个问题时显得十分无奈。
对此,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副局长何佐贤说,企业转型升级需要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支撑,然而鞋服等中小企业恰恰缺乏这些要素,这使得中小鞋服企业转型升级难度加大。部分中小鞋服企业反映,在对企业追加投资,特别是在新设备投入上有顾虑,因为,未来不一定能够产生效益,尤其是在一些产品周期短的行业里这种情况更为突出。
生存的压力让中小鞋服企业看到必须转型,但面临的困惑又令他们难以实现转型的愿望。在资金、人才、规模、行业等方面的选择上存在问题,制约着中小鞋服企业的转型之路,怎样把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转型变为下一步解决鞋服企业生存发展的实践,既需要提升转型升级的环境,又需要加强转型升级的引导。
转移说来容易做起来难
面对不断上升的土地和人力成本,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成为近几年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一项重要选择。不过,在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产业链建设等等问题上存在的不足,却使这种转移成为一种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
东莞天时时装有限公司余红锋告诉记者,近几年他已经把工厂一半的产能转移到江西。主要是那边有留守劳动力,工资比这边低四分之一。但质量做不到这边这么好,还要下工夫派人去验收,也挺麻烦的。全部转移肯定不行,配套都在这边。
在东南沿海的众多中小企业当中,余红锋的想法颇具代表性。虽然从理论上看,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中西部转移,对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有着显著的效果,但由于物流成本的存在和管理成本的提高,劳动力成本形成的优势又被迅速抵消掉了。不仅如此,由于产业链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环境的匹配程度也不及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不仅风险高,而且不实惠。
在东莞,工人工资和厂房的租金虽然高,但是我们的上下游企业都在这儿。更关键的是,这里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产业体系和服务体系,哪怕机器只需要换一个螺丝钉,打个电话,就会有人在十几分钟内送来,这在全国其他任何地方都是无法想象的。张卫东告诉记者,即便是已经转移的企业,大部分也是扩张型的转移和市场导向型的转移。
企业不仅看中现实成本的降低,同样也看中隐性成本的降低。给企业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有时候比单纯的降低租金、降低工资更为重要。东莞一家经营鞋子的管理者告诉记者。
-
- 「高士」多功能鞋材:开拓面向未来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3-19)
- 「高士」多功能鞋材RhenoprintTM工艺革新之作:三款 (1-16)
- 从萨凡纳设计学院到时尚大牌Coach:黄劲惟的设计之旅 (7-30)
- COZY STEPS 24FW 走进都市舒适圈 (7-19)
- 特步助威凯旋跑向巴黎,国民碳板跑鞋助全民开跑 (7-5)
- 奥林匹克日汪东城空降特步宜宾快闪,助威凯旋跑向巴黎 (6-25)
- 拖鞋的优缺点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拖鞋 (9-16)
- 安全鞋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9-16)
-
- 展现女性魅力的神器--Fekkai品牌女鞋.. (6-19)
- 十佳童鞋企业:黑猫警长“野心勃勃”.. (1-11)
- 揭秘Crocs品牌经营 助鞋服企业优化供应链.. (1-11)
- 奥康胜诉 中国制鞋企业可学到更多.. (1-11)
- 慈溪“一双鞋”走出一片天 (1-11)
- 慈溪市鞋类企业向中高端市场突围 (1-11)
- 晋江鞋材企业出征东莞鞋展 (1-11)
- 近百家制鞋企业上榜“中国鞋业奥斯卡”..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