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界竞争”掀起国内鞋服市场新导航
-
文章来源:
鞋网9月27日讯,2011年对于鞋服产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众所周知,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从成本上直接吞噬鞋服企业的利润,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又火上烧油,导致国内众多鞋服企业的资金链逐渐走向低谷。
为此,鞋网笔者通过收集客户反馈的信息、采访业内专家等多种方式做了调查,发现很多鞋服虽然都陷入困境,但并没有完全影响企业老板的发展,很多鞋服企业的老板都却发财了?原因何在?
原来在今年8月份,我们珠三角一带的很多大型鞋服企业都开向房地产行业迈进。房地产作为国内利润较高的行业,吸引了很多鞋企业,这就像某部电影里的画面:一片芦苇荡烧着了,无论逆风而逃还是顺风而逃都无法冲出生路。男主角急中生智,从火源处得到火种,然后与风赛跑主动点着了一处芦苇荡,等烧出一片焦土了就可以进去躲避。只可惜对中国鞋服经济而言,这片焦土带来的安全感,不啻为一个十足的假象。据悉,传统鞋业利润达到10~15的投资回报率已是祖宗眷顾,从泥潭里夺路而逃,投资回报率较高的房地产怀抱,何乐而不为?
房地产行业虽然利润高,但在国内一些耳熟能详的鞋服企业,它们的资产确实翻了10倍,但看它的财务报表,销售额可能只翻了1倍,剩下90都来自于土地和房产的增值。本来企业只需要用10亩产地就完全满足生产的需要,但是随着近几年中国土地的爆涨,使得这些鞋服企业在工业园区及产业园区大肆圈地并且一划就是100亩,可想而知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后果。因此,中国鞋服产业一定要找准合适自己的定位,切勿盲目跟风,才能在未来的品牌化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除涉足房地产之外,国内很多运动鞋服企业进入了体育用品领域。如七匹狼在休闲市场一枝独秀后,也逐步走体育用品之路,如今还涉足童装领域,看来是通吃了。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鞋服产业的发展不再是单品牌、单产品、单系列的竞争,而是全品牌、全产品、全系列的竞争,归根结底,竞争的后还是一个品牌的问题。提到鞋服品牌,安踏是当之无愧的国际品牌。据统计,安踏市值已经连续多年超过李宁,新的市值是李宁的2倍多,销售额虽然离后者有一定差距,但实际利润已经超过李宁。除了安踏之外,特步、匹克、361、乔丹、鸿星尔克也以第二集团的身份分羹国内体育用品市场。
这些国际知名品牌虽然定位运动系列,但随着今年的种种压迫,也渐渐不安于现状,在进军国内体育用品市场的同时,这些品牌已经或可能会涉足如童装、童鞋等领域。更值得关注的是,代理国外品牌在中国销售,已成为这些企业的新目标和方向。
除此之外,特步还携手迪斯尼、安踏看中菲乐、李宁拿下乐途的经销权,七匹狼近又购买了国际知名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销售权。
鞋网笔者总结,目前鞋服产业已进入了跨界竞争时代。跨界有利也有弊,这种市场发展趋势,会使鞋服行业之间的定位界限越来越模糊,界限的模糊必然导致短期内竞争的加剧,但这个市场终究会找到新的平衡。从长远来看,各个行业及品牌之间,将会慢慢融合,终形成赢家通吃的新格局。
-
- 「高士」多功能鞋材:开拓面向未来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3-19)
- 「高士」多功能鞋材RhenoprintTM工艺革新之作:三款 (1-16)
- 从萨凡纳设计学院到时尚大牌Coach:黄劲惟的设计之旅 (7-30)
- COZY STEPS 24FW 走进都市舒适圈 (7-19)
- 特步助威凯旋跑向巴黎,国民碳板跑鞋助全民开跑 (7-5)
- 奥林匹克日汪东城空降特步宜宾快闪,助威凯旋跑向巴黎 (6-25)
- 拖鞋的优缺点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拖鞋 (9-16)
- 安全鞋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9-16)
-
- 展现女性魅力的神器--Fekkai品牌女鞋.. (6-19)
- 十佳童鞋企业:黑猫警长“野心勃勃”.. (1-11)
- 揭秘Crocs品牌经营 助鞋服企业优化供应链.. (1-11)
- 奥康胜诉 中国制鞋企业可学到更多.. (1-11)
- 慈溪“一双鞋”走出一片天 (1-11)
- 慈溪市鞋类企业向中高端市场突围 (1-11)
- 晋江鞋材企业出征东莞鞋展 (1-11)
- 近百家制鞋企业上榜“中国鞋业奥斯卡”..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