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鞋企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挣扎求存
-
文章来源:慧聪鞋网
8月24日讯,近期,国际经济形势的动荡再次将生存能力有待提高的中国中小鞋服企业推到风口浪尖。在经历国内物价上涨、人力成本走高、人民币汇率不断走强政策等巨大压力后,中小鞋企在内销与外贸市场中都面临新格局。
制鞋业作为中国传统制造业,生产大部分以OEM为主,大部分鞋厂均以代工维持生存,而今年的金融危机却残酷掠夺了国内鞋企的生存方式,中小鞋企订单相比去年明显下降很多,鞋企行业前景一片渺茫。
目前鞋业界普通存在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三低难题待破解
我国制鞋业一直以价格赢得市场,而制约价格的刽子手是三低问题,所谓三低即低档次、低质量、低品牌。面临三低问题,鞋企必须由数量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用品牌质量获取利润。
中国鞋档次一直上不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商家没有长远眼光,只图一点眼前利益。各种鞋类厂商争着以*价占领市场,根本不参照国际市场的价格,形成一种无序的局面。业内人士建议未来中国的鞋业生产厂家应该在提高产品档次上下功夫,关键是要提高品牌价值和利润率。以廉价产品占领市场的趋势淘汰是必然的。
低质量是鞋业主要的因素。众所周知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在激烈的鞋业竞争中,优胜劣汰的市场生存法则不断鞭策着各大企业勇往直前,质量问题不过关的企业只能徘徊在落后的边缘,成为大多数的泛泛之辈。因此,鞋企想在鞋业界站稳脚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必须从质量下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要注重品牌影响力的积累,这是一个漫长而需要耐心等待的过程。
2.开拓内销遇挫折
外贸市场遭冷漠,已经有些企业开始抱团向内销市场进军。据悉,广东某鞋业公司为了拓展市场,进驻当地知名商场,希望在全国知名商场中寻找更好的商机。进驻知名商圈虽然不能一步就能打开内销市场,但可以帮助推广产品,增加内销订单。
据业内专家介绍,内销市场的的订单规划性不强,传统节日前后订单特别旺,平时比较淡。现在的80后、90后要求较高,招工困难,没有规律的订单无法养活一个企业,况且内销渠道存在库存消化和拖欠货款的问题,因此开拓内销市场也并非易事。
3.原材料天价有单不敢接
据统计,我国鞋类2011年上半年出口190.1亿美元,增长21.7。主要的出口市场包括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但由于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再加上劳动力成本上涨,目前鞋企订单还是有,但就是不敢接大单。
除此之外,很多企业给工人涨薪幅度达15-20,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而悲惨的则是即使提高工资,有些技术岗位的熟练工还是不容易招到。有订单不敢接只能默默观望是制鞋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以上三个方面是制鞋业普通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竞争是向前的推进器,在今后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寻找新的市场商机以开拓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已经成为了壮大企业实力的佳途径。
-
- 「高士」多功能鞋材:开拓面向未来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3-19)
- 「高士」多功能鞋材RhenoprintTM工艺革新之作:三款 (1-16)
- 从萨凡纳设计学院到时尚大牌Coach:黄劲惟的设计之旅 (7-30)
- COZY STEPS 24FW 走进都市舒适圈 (7-19)
- 特步助威凯旋跑向巴黎,国民碳板跑鞋助全民开跑 (7-5)
- 奥林匹克日汪东城空降特步宜宾快闪,助威凯旋跑向巴黎 (6-25)
- 拖鞋的优缺点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拖鞋 (9-16)
- 安全鞋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9-16)
-
- 展现女性魅力的神器--Fekkai品牌女鞋.. (6-19)
- 十佳童鞋企业:黑猫警长“野心勃勃”.. (1-11)
- 揭秘Crocs品牌经营 助鞋服企业优化供应链.. (1-11)
- 奥康胜诉 中国制鞋企业可学到更多.. (1-11)
- 慈溪“一双鞋”走出一片天 (1-11)
- 慈溪市鞋类企业向中高端市场突围 (1-11)
- 晋江鞋材企业出征东莞鞋展 (1-11)
- 近百家制鞋企业上榜“中国鞋业奥斯卡”..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