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三角制鞋业重塑“中国制造”
-
文章来源:中国鞋网
美国人平均一年买7双鞋,而中国大陆人平均一年买鞋不到两双。
位于中国南方的东莞广为人知,它的名气来自工厂而不是天资。不过,或许只有天资才能挽救这个制造业中心。至少这是戴维·谢希望的。
当工厂纷纷关闭、工人陆续离城之际,来自英国伦敦的鞋类设计师戴维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近在东莞开了一家精品设计室,他的公司与厂商合作生产和营销鞋类。他说,成功关键在于创意,“廉价不再是武器了”。
戴维属于中国南方推动鞋业摆脱对*价值出口依赖的迫切努力的一部分。在成本上升和需求委靡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制鞋业者正上移至市场。通过投资于设计和打造自己的品牌,他们希望扩大盈利、进入新市场。但重塑“中国制造”并非易事。
该地区的工业曾是中国制造业实力的象征,如今却陷入危机。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经济开放以来,东莞所在的广东珠江三角洲以其土地便宜、监管松懈和似乎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吸引了主要来自台湾和香港的制鞋商。
中国如今已是世界头号鞋类生产国,每年出口100亿双鞋子,其中约有1/4就产自东莞。但是,土地和劳动力便宜的日子正在过去。随之而去的还有超级廉价的“中国制造”鞋子的时代。香港鞋业商会会长方志刚表示,这是25年里糟糕的时期。他说:“我们建立这个行业用了30年,现在6个月就被毁了。”
制鞋业者说,问题很简单:成本上升、需求下降。整个珠三角散布着数以千计的工厂,廉价土地供应也消失了。与此同时,中国新颁布的劳动法导致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也造成了出口竞争力削弱。与此同时,金融危机导致对鞋子的需求骤减。
上述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灾难性后果。一家拖鞋生产企业的总经理王先生说:“我知道会很艰难,但没想到销售会跌得这么突然、这么快。”
王的工厂有大约500名员工,他预计2009年销售额会减少30~50。这意味着肯定会裁员。为争取市场生存,他开始把重心放在设计和品牌上,希望能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王表示,以前公司90的产品都出口国外,但希望今后能向中国大陆消费者卖出多达50的产品。但是,不能保证中国人会像美国人一样买很多鞋。
据广东鞋类展览会组织者楚先生说,美国人平均一年买7双鞋,而中国大陆人一年买鞋不到两双。而这是在性经济危机造成中国增长放慢前的情况。
但在东莞,许多人更愿意放眼长远。楚认为当前是“转型时期”,那些倚靠廉价土地和劳动力的公司会倒闭,而更强大、对环境更负责任的公司将会出现。
-
- 从萨凡纳设计学院到时尚大牌Coach:黄劲惟的设计之旅 (7-30)
- COZY STEPS 24FW 走进都市舒适圈 (7-19)
- 特步助威凯旋跑向巴黎,国民碳板跑鞋助全民开跑 (7-5)
- 奥林匹克日汪东城空降特步宜宾快闪,助威凯旋跑向巴黎 (6-25)
- 拖鞋的优缺点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拖鞋 (9-16)
- 安全鞋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9-16)
- 运动鞋的优势与重要性 (9-16)
- 探索休闲鞋的优势:舒适自在,展现时尚态度 (8-24)
-
- 展现女性魅力的神器--Fekkai品牌女鞋.. (6-19)
- 十佳童鞋企业:黑猫警长“野心勃勃”.. (1-11)
- 揭秘Crocs品牌经营 助鞋服企业优化供应链.. (1-11)
- 奥康胜诉 中国制鞋企业可学到更多.. (1-11)
- 慈溪“一双鞋”走出一片天 (1-11)
- 慈溪市鞋类企业向中高端市场突围 (1-11)
- 晋江鞋材企业出征东莞鞋展 (1-11)
- 近百家制鞋企业上榜“中国鞋业奥斯卡”.. (1-11)